昨天刷到条“芜湖发生特大爆炸火灾”的视频,配着刺啦的“火焰声”和晃动的镜头,底下评论区全是“求真相”“有没有伤亡”的追问——结果今天一查,全是瞎编的!

芜湖经开分局今早通报:近期当地根本没发生火灾,是蒋某为了博眼球,恶意编造“特大爆炸”的视频发网上,现在人已经被依法处理,还得赶紧删了不实内容。你说这人为了点流量,把“制造恐慌”当儿戏,要是真有人信了跑去“寻亲”“避灾”,得添多少乱?

其实除了这个“明着编”的谣言,还有个“藏着的误区”得跟大家掰扯清楚——是不是很多人觉得“失温只在零下才会发生”?错了!失温的本质是“身体散热比产热快”,哪怕温度在10℃到15℃,要是你衣服湿了、风刮得大,或者饿了累了没力气产热,核心体温照样能降到35℃以下。尤其是老人、小孩、醉酒的人,调节体温的本事弱,更得小心——要是碰到有人持续打寒战、说话含糊、走路晃悠,赶紧帮他裹上干衣服,找个避风的地方,别等“冻僵了”才反应过来。

另外还有个关乎“接下来两个月”的重要提醒: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要办了,中央网信办和广东网信办刚开了专项举报通道,从11月9号到12月21号,专门管涉赛事的“糟心事儿”——比如散布赛事虚假信息、官方账号、搞网络暴力的,都能举报。举报邮箱是shiwuyunjubao@12377.cn,广东的举报网站是www.gdjubao.cn,要是碰到有人“编赛事谣言”“冒充运动员账号”,直接冲这儿递线索,别让这些“烂事儿”搅了赛事的局。

其实说到底,不管是芜湖的“爆炸谣言”,还是失温的“认知误区”,或者赛事的“网络清净”,核心就俩字——“靠谱”:看消息得等官方“实锤”,别信“不明来源的视频”;学常识得听科学“解释”,别信“想当然的经验”;碰到乱事儿得找“正规渠道”,别让“造谣的人”逍遥。

最后想说,流量不是“吓出来”的,热度不是“编出来”的——咱们普通人能做的,就是“看到不确定的消息先停一步”“碰到造谣的事儿再紧一步”,别让假消息钻了“信息差”的空子。你说,这是不是最实在的“安全感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