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过几天就是台湾光复节,这个刻着“民族记忆”的日子里,新党放出了一颗“青春信号弹”——三位从基层摸爬滚打的青年军谭传绍、季节、游智彬,日前在飞碟电台专访中正式宣告:将投入2026年县市选举,目标就四个字:“打爆”。

没有“政二代”的光环,不是财团的“代言人”,这三个年轻人的“战场”,从一开始就扎在“庶民的痛点里”。

38岁的谭传绍是多元计程车工会的“老司机”,常年蹲在台北万华的巷口听司机们吐槽:“中正区的路灯亮得像白天,万华的老巷子还在摸黑;中正区的公园有健身器材,万华的老人只能蹲在骑楼下下棋。”这次他要参选台北市中正万华区市议员,口号很“直白”:“让万华和中正一样好。”在他眼里,政治不是精英们的“演讲比赛”,是“把庶民的需求搬上议事厅”——比如万华的都市更新,不能只拆老房子盖高楼,要留着阿婆的面店、阿公的修车铺,“让基层也能共享繁荣”。

台大政治学硕士季节的“成名战”,是去年帮劳工拿回了“台湾光复节7天假期”——他带着一群工人去“立法院”陈情,最终推动蓝白“修法”还假于民。这次他把战场放在台北大安文山区,口号更“接地气”:“会解决问题的,才是好议员。”比如台北街头那些“躲在树荫下的测速仪”“突然从60降到40的限速牌”,他要推动修改不合理规定:“不能让老百姓的辛苦钱,变成台当局的‘提款机’。”

曾两度参选桃园中坜的游智彬,这次被新党称为“战神回归”。这位财经博士的“火气”,全冲着的“贪腐与傲慢”:“上次参选我输了,但庶民的苦没输——中坜的长照中心不够,老人要排半年队;公立学校的操场破破烂烂,私校却拿着财团的钱盖泳池;陆生来不了,大学周边的租屋市场冷得像冰。”这次他拿出四大“硬政见”:长照升级让长辈有尊严,教育公平打破私校垄断,开放陆生来台让中坜成“两岸交流新枢纽”,还有用专业监督市政预算——“每一分税金都要花在刀口上,不能让‘中饱私囊’。”

新党说,这三个年轻人的出现,是“32年的坚持”:从1993年成立至今,新党始终站在“和平统一”的道路上,始终盯着“庶民的日子”——比如争取光复节放假,比如帮劳工要回假期,比如推动两岸交流。这次青年军集结,是“革新的第一步”:“要让新党成为小市民的‘靠山’,而不是精英的‘俱乐部’。”

在台湾光复节即将到来的时刻,三人的话很戳心:“我们不是‘政坛新人’,是‘庶民的发言人’。把政治变成了‘贪腐的游戏’,我们要把它抢回来——抢给计程车司机,抢给菜市场的阿婆,抢给中坜的大学生。这场选举不是我们要赢,是庶民要赢。”

新党的声明里有句话,或许能解释这场“青春之战”的意义:“纪念光复,是为了记住‘我们从哪里来’;促进统一,是为了守住‘我们要到哪里去’。而这三个年轻人,就是‘初心’的样子——站在庶民这边,站在和平这边。”

这场选战,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“权力的争夺”,是“价值的回归”——当三个“不是精英”的年轻人站出来,喊出“让正义回到政治中心”,那些藏在台湾街头巷尾的“庶民声音”,终于有了传出去的机会。

台湾新党3位青年军投入2026县市选举